Friday, September 28, 2007

中秋夜

R0011443

葉子

前陣子先是看了東京鐵塔的原著小說,又去看了電影。

家,真是越來越難以理解了。

 

中秋的晚上,

難得一家人聚在一起,泳池邊烤肉。

少了去美國念書的妹妹,

卻仍然有些團聚的味道。

這幾年,大部份的時間都待在台中,

回台北也總是往外跑,少了許多和家人相處的機會。

可是,前年過年不知怎麼搞的,

和妹妹大吵一架,

最後竟搞得她負氣離家出走了一陣子。

只不過,家人終究是家人,

回家之後,尷尬了幾個月也就沒事了。

從來沒有人教我們怎麼面對,

親情 愛情 友情,

大吵大鬧之後,

總是希望當做沒事一樣,

大家心照不宣,用沉默避免衝突。

至少在月圓之下,

我們還神志清醒著,

享受與家人共度的片刻時光。

 

※附帶一提,男主角小田切讓也太帥了吧,劇中的造型配色超讚的,雖然很想學著穿,不過在台灣大概只會被當成怪人啊!

Monday, September 17, 2007

日記兩篇 [ 開學日‧紅樓 ]

2007_07_24_ricoh_0002_s

照片是在墾丁的關山拍的

幾個小時之後我就該在學校出現了,

東海第四個學年度的開學日,現在的我還醒著。

昨晚,熱鬧擁擠、彷彿自家客廳的地下室,

再次向人們解釋:我二十八歲,還沒畢業。

一個念舊的人,但我是多麼渴望離開這熟悉的一切。

三年也許學不成什麼,消磨衝勁卻是綽綽有餘了。

※ ※ ※

他們拆了八角樓裡頭那個老gay流連的戲院,

卻有這麼一天,更多的gay佔滿了曾經沒人想租的商場。

秋夜的露天廣場擠滿了人客,

封閉的島上多麼缺乏屬於城市的客廳,

令人驚訝的這個角落像是做了場紫紅色的夢。(西門町‧紅樓廣場)

Tuesday, September 11, 2007

練習曲

練習曲 [Island Etude]

花東的海岸真的很美

  昨晚,看完租來的《練習曲》,一股淡淡的悸動在心裡盤繞著。很喜歡這部電影,可是究竟為了什麼而感動?我想,光是主角身體的殘缺加上環島旅行的念頭就足以帶給人某種氛圍了,但是更讓人感動的卻是發生在一路上偶遇的人身上。多半時間,主角只是靜靜觀察著。這些人當中,真實與虛構的故事交迭著,可能某一段讓人有紀錄片的感覺,下一段又被熟悉到不行的演員打亂了這樣的感受。其實電影當中有不少片段的確像網路上一些人說的太過做作了,像是影片開始沒多久達倫演的那段戲,讓人覺得和之後的風格不太一致。但導演還是相當誠懇的表達對於土地與人的感情,這一點是無可否認的。整齣戲在東明相回到老家找祖父、祖母,參加媽祖繞境的那一段達到高潮,或許是因為這段戲演員演得最少、最像紀錄片的一段吧!

  電影裡那些熟悉的景色、可能就在你身邊的人物與經歷,藉著導演的鏡頭我們用超越自身的角度重新去認識。感人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再平凡不過的這個島與自己。我甚至會疑惑國外的觀眾是否能夠有同樣的感覺,畢竟電影說得不多,畫面帶給人的聯想反而讓人有很深的感觸。像我就想起小時候在竹東的日子,還有長大回去後那種人事已非的現實。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兩極化的意見,至少我是深受感動的。

  陳懷恩導演接受訪問時說:『如果我跟你們說,拍這部電影是因為愛台灣,你們會不會覺得很肉麻?』我想,他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透過他的畫面、不須言喻的方式。

﹝這部片也讓我想起《中央車站》,其實兩部戲想要表達的東西還蠻類似的,台北或是里約熱內盧即便是該國最大的城市,但在這兩部片裡顯然都不是重點﹞

練習曲的網頁:http://www.wretch.cc/blog/EtudeBike

 

Friday, September 07, 2007

看牙醫...

R0011373_S

 

  牙醫的工作真是世界上最慘忍的事情之一,直逼《恐怖旅社(Hotsal)》裡,將眼珠活生生挖出來的鏡頭。

  星期一夜裡,吃著鱈魚香絲,嚼著嚼著竟然嚼到一些像蛋殼的東西,吃了這麼多年也沒發生過這種事,舔了一下臼齒才發現碎了一個大洞,像切蘋果一樣1/3都不見了。從來也沒想過牙齒裡面已經蛀得這麼誇張了,外表也看不太出來,如果這一顆臼齒會這樣突然塴掉,其它的牙齒不也是一顆顆未爆彈?只得隔天到牙醫那報到去了。

  看牙醫其實不是真的那麼痛,只是躺在椅子上張大嘴巴,眼角餘光瞄著那些鑽頭、鉗子進進出出的,根本就是SM時才會發生的事。跟SM一樣,施虐者的技巧牽動著受虐者愉悅的程度,好的主人知道什麼時後該停,什麼時後該用力一點。最怕那種根本不顧別人感受只顧著自己爽的,牙醫也是一樣的。

  在這些虐待選項裡,上麻藥真的是一場夢靨。

  雖然牙醫用針管戳你之前,會上一些暫時性的麻醉塗劑,幾乎不會有痛覺。但還是可以感覺到那根又粗又長的針深入肉裡,搞得我緊張得要跳腳又不敢亂動。我偷瞄了一下針管,媽呀!早知道不該看的,越看越緊張,此時多希望自己當場昏過去算了。

  這顆臼齒蛀得很誇張,牙齒裡頭根本都是黑的,外表竟然一點也看不出來。醫生用鑽頭鑽了半天,雖然清乾淨了,牙齒卻也所剩無幾。醫生建議我用3D鑲瓷的材質來補,就是先將牙齒的缺角翻模,輸入電腦用雷射在瓷塊上刻出填補物再黏回牙齒上。我以為黏著的過程應該很簡單,沒想到第二天回診所竟被告知還得再上一次麻藥,原來必需先將牙齒徹底吹乾再上接著劑,否則黏著品質不佳會容易脫落,而我的牙神經還留著,在吹乾的過程中會有很酸的感覺。我實在很不想再上一次麻藥,問醫師接著劑乾的時間會很久嗎?竟然馬上就會好了,那我寧願忍著一時的酸痛,也不要再被針管戳了。

  沒上麻藥的關係,醫生說我的唾液會因為痛覺而增加分泌,得用工具將那顆臼齒和其它部分隔開。於是我嘴裡夾著鐵架、鉗子、彈性塑膠布之類的東西,像個科學怪人一樣,很不舒服的躺著。若是單純以感覺來分辨的話,那些東西卡在嘴裡一定比上麻藥還痛,可是心理的感受又是另一回事‧‧‧

  吹乾的過程比想像中好多了。在我還躺著的時候,醫生輕聲的說我很會忍耐嘛,自己心裡突然一陣尷尬,我應該是在牙醫這而不是在哪個人家裡吧!

  很想和他說,有的事更痛你還不知道‧‧‧

  這樣的自虐之旅要花多少錢呢?3D鑲瓷起價10000元,將牙齒想成五個面的立方體,從第二個面開始每個面加2000元,我做了3個面,不含醫療費用就要14000元,健保是沒有給付的。這位醫生的技術和態度都還不錯,雖然真的很貴也沒什麼好抱怨的。要不是我根本沒辦法對著別人的嘴做出這些有如虐待般的行為,不然我還真想賺這種錢。

  我真的怕了,以後熬夜工作前還是先好好刷個牙好。

Tuesday, September 04, 2007

又一場婚禮...

2007-8-25 下午 09-04-00_0045_resize

 

  很難用簡單的幾句話形容老張。寫得一手好書法,隨筆勾個幾條線就有感覺;可以和原住民一起蹲坐路邊暢飲保力達B加國農鮮乳,也可以找他聊聊政治八卦。上頭照片裡的一瞬間,或許是喜酒當日老張最像老張的一刻吧!他正在為我們示範KTV裡的蜘蛛人。

  接二連三去了幾場喜酒,才猛然想起生命裡還有婚姻這個選項。

  在另一場國中同學的婚禮上,獨自面對著一個個攜伴參加的昔日同學。雖然同樣能夠感受到那稠到不行的幸福,莫名的距離感卻還是將我與週遭隔離。回程的路上,一個人、颱風天裡開著車,雨刷不停的咻咻閃過,很想快點回到哪個人的懷裡。可是,一段感情,就算再怎麼久,終究是不一樣的吧!

  婚姻關係甚至不會是我想要的,可是一張證書或一場婚宴,到底做了什麼,使得兩者是如此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