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01, 2004

翡翠灣的小別墅


  我不常去海邊。每當我踏在北台灣的沙灘上時,總會因為周遭數不盡的廢棄物感到恐懼,深怕沙裡會有針頭之類的東西,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受傷。然而在我還小的小時候,北海岸還有幾處海水浴場可以玩水、游泳(雖然我根本不會游!),今日,這些海水浴場大都因為惡化的水質、流失的沙灘而關閉了。上個週末和Alain走北二高到翡翠灣附近,或許因為旺季還沒開始,給我的感覺像是個荒廢的遊樂區。天空和海很美,還可以見到許多駛向基隆港的商船,只是當目光望向沙灘上的垃圾時,又把人拉回現實世界中,提醒你注意周遭可能出現的危險物品。

  在這邊有一大片「玲瓏別墅」區(這是指示牌上寫的),說穿了大概就是許久以前某個開發商做不起來的案子,回程在白沙灣一帶也有類似的廢棄別墅區。我對這些小別墅還蠻感興趣的,雖然廢棄已久,不難看出當年完工時的美麗景色,雖然每棟房子都很小,像是度假村的小木屋,不過從房子外頭的門牌號碼還有瓦斯公司的編號牌看來,產權似乎是獨立的,旁邊有一棟已經改建成一般的房舍,在一片「玲瓏別墅」當中,反而有點突兀。這些房子的外牆,是類似玻璃纖維的材質,管線似乎是先集中在房子的中間再接到地下去,這邊已經非常靠海了,我很疑惑這些房屋產生出來的污水是直接排到海裡去呢?還是有先接到別的地方。從這整個社區的規劃和別墅的奇特造型,讓我感覺當初的業主還蠻大膽的,在這麼靠近沙灘的地方弄了這麼一個像是美國才會出現的別墅社區,房子的造型和材質又都都讓人覺得像是在進行一個實驗計畫,要測試一般人能否接受這樣的產品。

  從廢棄的程度看來,這計畫顯然是不成功的,也不知道當初這些屋子到底賣了多少間出去,我曾嘗試在網路上找相關的資料,卻找不到什麼東西。有點夢想當然不錯,而且要搞這大一個開發案需要的資金也不會少,只是當證明事情並不如想像中美好時,遺留下 來的這些殘蹟,似乎代表著以前那個經濟起飛的台灣已成過去,就像當初花大錢蓋的豪華捷運一樣,今日的台灣,已經不太可能出現這些東西了。


Thursday, May 27, 2004

高鐵在台中


點進去可以看大圖喔!

 

  因為東海的口試,第二次來到台中福華。這間旅館不論是建築物外表或是內部的裝潢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甚至和它高昂的住宿費很不相稱,不過面向台中市區一側的房間可以眺望興建中的高鐵高架路段,未來通車之後,或許會吸引許多想一睹高鐵風采的觀光客。

  高架橋穿梭在田野之中,消失在地平線的另一端,腦袋裡想像著一幅被高鐵連接的台灣地圖。短短不到幾年,從一根根柱子立起直到架上了路面、鋪上了軌道,不禁要想,倘若是台鐵來執行這個案子,不知道會是怎麼樣的情況?

  高鐵從空中穿過台中港路,台中站卻在烏日那一頭,是為了開發郊區還是為了土地利益大概很也難解釋清楚。然而,若是站區的連外交通做不好的話,勢必會影響到旅客搭乘高鐵的意願。如果只花了四十分鐘就可以從台北站到台中站,出了站區卻得花一樣的時間才到得了市區,這就有點可笑了。

  有些人認為台灣高鐵公司是因為其政治力場才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卻還是相當佩服他們的執行能力。在商言商,台灣高鐵公司成立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獲得利潤,但比起那些光靠罵人就能獲得利益的人或是大賺黑心錢的公司,殷琪以及背後那些默默出力的人們,已經很了不起了。

 

Tuesday, May 25, 2004

一個新的開始...


  很久沒在這邊寫東西了。距離上一篇POST已經有兩個多月,這些日子我都在做什麼呢?來做點交代吧!總統大選那一陣子,我的心情也跟著起起伏伏的。選前總覺得自己對政治早已冷感,這次原本也不想投票,卻因為槍擊案以及某些政治人物對這事件的反應,覺得自己非投不可,心情也跟著緊繃起來。大選日之後,我想,全台灣大概沒有人可以過得安穩,我也為了許多自己看不舒服的事在BBS上講了很多廢話、罵了很多人。


<凱達格蘭廣場>

  然而,研究所考試的日子可沒有延後,我花了太多時間去平復選後的激情,似乎把考試丟在一旁。但這次研究所考試關係著我未來的生涯規劃,如果沒有考上,就得狠下心來出國唸書了。而我是用怎麼樣的心情面對考試呢?因為報名的都是非本科系考生報考的組別,外頭也幾乎沒有人在補建築所或城鄉所,我也只能把以往該看完卻沒看完的書再讀一遍,把城鄉所要考的統計搞懂,加上寫一點考古題,讓Alain感覺我不是花很多心力在這件事情上面。這次報名的兩間學校,除了台大城鄉所,還有東海建築所B組。不過,畢竟我在台大讀了四年,比較瞭解城鄉所的教授在想些什麼,所以我一直認為考上城鄉所的機會比較大,不過結果卻非如此。城鄉所初等環境設計的考題是是庫哈斯:「通屬城市」的概念以及空間規劃者如何在其中發揮,我必須很誠實的說,我沒有讀過相關的書籍,只能從題目給我們的一篇短文去猜測「通屬城市」所指為何。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我畫出了心中的想像,雖然自認為畫得不錯,構想也很好,但是,回家上網一查,卻發覺「通屬城市」根本不是我腦袋裡想的那個東西,雖然我的作答內容有包含到這個概念,但我的主題卻不是在這裡。第二天的專業科目也有點出乎我意料,只能說我收集考古題時太不用心了,把別組的考古題當成我報考的這一組的考古題,如果再讓我考一次,我會多花點時間讀心理學或社會學的書,也不需要看那麼多和都市規劃以及建築有關的書籍。雖然考試過程充滿意外,我卻還是深信我可以進入口試名單當中。當得知筆試沒通過門檻時,我失望透了,以前總覺得自己對環境、空間與人的關係有點小天份,現在如同被打了一記耳光,告誡我懂的東西還是太少。我想,不管我是不是真的想念城鄉所,要是筆試根本不受肯定,對我來說會是個相當大的打擊。


<台大筆試前幾天竟然還去了竹子湖和MOS>

  然而,東海的考試,卻又是另一個意外的結局。當城鄉所的筆試成績尚未公布時,我抱著志在參加的心情開車到台中應試。不奢望考上東海建築是因為東海只考「設計」,可是,許多報考建築所的外系生都是設計相關科系出來的,我拿什麼和他們比呢?我根本是連考古題都沒看就來考了。考前一天,像是去台中獨自旅行一般,拿著相機在中二高清水服務區外拍,晚上,一個人在旅館對面朋友介紹的印度咖哩用餐,因為很無聊,一直打電話給Alain,抱怨他沒和我一起來。這一夜,多虧了念美工出身的朋友的提醒,我在旅館旁的雜貨店買了圓規,沒想到一把三十元的圓規幫了我不少的忙。第一天的科目比較簡單,過程也蠻順利的,設計一考基本的三視圖、立體圖(多謝那只圓規,省了我不少功夫)還有要我們畫出「看不見的城市」其中兩節的內容。我很喜歡設計二的題目,出題教授要我們分析Escher, M.C.的Metamorphose以及陳其寬先生的「陰陽」兩幅畫,再用類似的手法去創作新的一張圖畫,因為我很喜歡捷運,就決定以它當作主題,雖然畫得很累,卻覺得蠻有趣的。當天晚上,朋友帶我走遍了台中的觀光景點,「STRAUSS」的店面設計,大度山頂的夜色、逢甲夜市的熱鬧氣氛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來了這麼多次台中,就是這次讓我特別的有感覺。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每年考試第二天、設計三的考題都會要求要做模型,原本我只是帶著「輸人不輸陣」的想法,買了一個工具盒,丟了一堆色鉛筆、美工刀、剪刀進去,想搞得一副很專業的樣子,結果設計三題目一發下來,竟然要我們做四個模型,真是差點想跪下來謝謝老天的眷顧讓我無意中帶了美工刀和剪刀,要是少了這幾樣東西,我大概也考不下去。題目要我們從八種動物中挑出三種有某種關係(自行決定)的動物出來,然後轉化其外型做出它的「空間」模型,再將三個模型調整比例加以組合,做第四個「空間」模型,之後,設計一個場景,將整合的模型融合進去。做模型做了一整天,飯也不敢吃(怕時間不夠),可以說從來沒考過那麼難考的試。可是當我考完望向其他人的模型時,只覺得東海大概沒機會進來了,因為我以演化為主題,卻跳脫不了動物的造型,沒想到大家幾乎都是做「空間」的模型,我是否重蹈覆轍搞錯題目的意思了?有點情緒失控、我立刻飆車回台北,雖然累得想躺下來休息,卻很想見到Alain一面。


<這是去台大看考場時拍的>

考完了兩間研究所的筆試後,我體會到懂得太少,要學得卻很多,而未來,依舊茫然。確定台大筆試沒通過之後,我真得很失落,只覺得東海更不可能考上,結果,東海的筆試反而過了,我真的沒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不過,既然有機會參加東海的口試,我就應該花點心思去準備自己的作品集。原本想了老半天還是找不出頭緒,好在朋友拿出他自己考大學時的作品集給我參考,還帶我去美術社找需要的材料。雖然我只有些舊時的塗鴉以及這幾年來所照的相片、以及blog的文章可以拿出來給教授看,可是作品集不就是要呈獻一個真實的「自己」?我加上了這些年的感想在裡面,在製作的過程中,回顧過去的作品就好像又把自己的人生瀏覽了一回。最後,我考上了東海建築研究所B組。台大的成績單寄來之後,也才知道是因為我的作文分數達不到本組考生的前60%而失去口試資格(可是那分數是不會列入總分當中的!)。似乎許多事都是命中注定的,或許因為我沒看過東海的考古題才有辦法隨意想像、因為台大的口試沒過才這麼認真準備作品集、因為當兵時期學了點CorelDraw才有辦法做得讓自己滿意、因為認識了這些念設計、建築的朋友,讓我多年以來念建築的心願有了實現的可能。我不知道將來會面臨什麼考驗,會有什麼變化。以前的我,總抱怨不能為自己的人生作選擇,現在我有了這麼一個機會,怎麼能不好好把握?

我把作品集擺了上來,需要Acrobat Reader才能看,檔案有60 mb,點進去這個Link之後,最好按右鍵另存新檔再開來看比較快一點。

Tuesday, March 09, 2004

廣告入侵

這一站一定有Esprit的專櫃

  前兩個星期都是開著我那台CORSA到處跑,連捷運都懶得搭,花了不少停車費。今天為 了少花點錢坐捷運,到了市政府站才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廣告已經無所不在了。 我記得最早的時候只有月台層的牆面有廣告看板,然後越變越多,也越來越多樣化:從廣告貼紙(這個最經典的是西門站通往西門町人潮最多的那個走道)、廣告列車(說得好聽一點是「彩繪列車」)、廣告掛軸,一直演變到現在從裡到外只要還有一點點空間,全都放滿了廣告,不管是用貼的、用掛的,反正就是要讓你不想看到那些廣告都不行。如果有點節制,弄得好看一點也就算了,可是,像市政府站消防局出口那塊廣告招牌就有點太誇張了。原本那個位置是遠眺新光三越和台北101的好地方,常有人坐在那邊休息看風景,現在被廣告招牌擋著,根本什麼也看不到;還有,那招牌的光線也太亮了,讓人感覺很不舒服,根本不會想在它的前面逗留。既便他們刻意把柱子漆成和市政府站同樣的顏色(沒錯,一樣是那很可怕的黃色),還是一樣的醜陋。

增進城市風貌?

  這又讓我想起另一件事,前陣子我坐在Bistrol 98前面的大型看板旁等一個朋友,坐著坐著那廣告看板竟然開始發出陣陣刺眼的閃光,我很努力的想繼續坐在那邊,最後卻是眼冒金星,只好換個地方等。我想這種廣告根本就是另一種公害,不只行人會感到不適,高強度的炫光對來往的車輛來說也一樣危險。那些原本應該擺在大樓屋頂上的廣告招牌,怎麼可以原封不動的複製到馬路邊,捷運出口呢?生活在台灣,好像總是充滿許多無可奈何的事。

 

乾脆放個金城武的照片還好看一點!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4

Coffee time...

這就是傳說中用貨櫃車改裝的行動咖啡館

  其實以前我是不常喝咖啡的,不管早上喝、下午喝,只要喝了一小杯都會讓我晚上沒辦法睡得好。可是,這幾年咖啡店越來越多,和朋友出去,若是想要找個地方坐,似乎也脫離不了咖啡店。我還記得STARBUCKS剛來台灣展店時,我還是大學沒念多久的傻學生,生活中大概就只有天母的舊家和學校附近,什麼咖啡店、KTV我真的是幾乎不曾去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見到天母西路開了一家STARBUCKS,我承認是它的裝潢吸引我進去的,咖啡對我來說只不過是另一種飲料罷了。然而,看了看價錢,我內心一陣驚恐:搞什麼呀,一杯咖啡要上百元,我吃個便當加飲料也不到這個錢。我和Alain相望了一眼,頭也不回的出去了。現在想想,當初的舉動實在蠻好笑的,雖然今天我們都接受STARBUCKS的價位,周遭的朋友,也少有人抱怨它,可是仔細想想,其實還蠻貴的,偶而喝一次還好,要是每天來一杯,一個月少說好幾千元就這樣沒了。

隨處可見的STARBUCKS,台北車站附近已經有五家店了

  不過,生活裡似乎越來越不能沒有咖啡了。自己有時一陣子沒喝,就有股衝動想去買一杯來。記得上次和朋友去宜蘭玩,開了半天的山路爬上翠峰湖,好不容易看到吳念真廣告裡暢飲啤酒的地方,整趟路程最令人記憶深刻的卻是回程時山腳下的行動咖啡館。也許是濕冷的空氣,或是兩天沒喝到咖啡的緣故,一群人就像是看見了沙漠中的綠洲一樣,急於喝到一杯熱騰騰的咖啡。雖然,山區裡的Latte賣得比台北還貴上幾十塊錢,這時,好像也沒人那麼在乎價位了。

 

左邊是我常去買的那家店,右邊是最近對面新開的coffee+pizza不過生意似乎不太好

  最近,終於補完GRE三個月上午班的課程,我這個習慣性失眠的人,為了這個早上的課幾乎是天天一杯咖啡。好在讓我發現南陽街有間咖啡店比STARBUCKS便宜多了。我也不是很懂咖啡,只要不是那種瞬間可以調好的Latte我都可以接受(這種美式咖啡加牛奶作成的Latte竟然也要八十元!)。不過這家店生意真是越來越好,根據我幾個月的觀察,不管是星期一、三、五的GRE班或是週末的字彙班,教室裡隨處可見這家店的杯子,最近幾次去買更是越等越久,光是等個Latte就花了十幾分鐘。生意好到公園路那邊又多了一家,不過新開的那間似乎還是沒南陽街這邊來的賺錢。我一直在想,為什麼他的生意可以這麼好,或許是它讓人覺得還蠻划算的吧,一樣用LAVAZZA的豆子、林鳳營的鮮奶,它的的價位相較之下有競爭力多了。而且比較資深的幾位店員,態度都蠻和善的,不會讓我有花錢受氣的感覺(不過新來的幾個員工似乎還不是那麼上軌道)。去年年底的幾次寒流,一大早好不容易起床坐捷運到車站準備上課,喝到一杯溫暖的拿鐵咖啡,實在是個令人愉快的經驗,也是枯燥乏味的課程外一段有趣的插曲吧!

因為我只敢跟狗仔隊一樣在對面偷偷拍,所以照得有點怪:~
他們最近多了好幾家分店,公館好像也開了一家,有興趣可以去喝喝看!

Sunday, February 15, 2004

陽台

  照顧植物真不是件簡單的事。去年年底的幾次寒流,凍得我也懶得澆水,陽台又回到一片淒涼的景色。前陣子買了本<Smart Max Interior Book>,雖然裡面的個案大都是租來的小套房(有的甚至也沒衛浴設備),可是若是好好用心去經營,還是可以創造出很有個性的空間,當然我也偷學了一些有趣的點子。那天美加字彙班上到一半,試著把裡面的一些創意用在自己的房間上,畫著畫著覺得實際上是可以做到的,於是有了想把陽台改造一下的想法。用的材料沒什麼特別的,松木棧板是去B&Q買的(花市也有賣),不過也不是非常便宜,品質也還好,沒有打聽請木工釘的價錢,猜想應該會貴蠻多的。朋友告訴我內湖的花市有賣白色的石子,和他開車去買了四大袋回來,費了一番力氣從地下室弄上來,沒想到效果蠻好的。靠近水龍頭的地方現在還未完工,想自己弄個水槽,不過還不確定要怎麼做。只差那些植物了,雖然不至於養死他們,但總是長得像營養不良的樣子。今天早上弄了些有機肥上去,希望會長得好一點,春天要到了,總不能還是一片荒蕪吧! 

<以前故意從內湖那挖了些青苔來,現在長得反而比其他植物好多了,移到單獨的盆子裡,就當作是青苔的盆景吧!(有空拍了照再放上來)>

Thursday, January 29, 2004

竹東

  今年過年,特地帶了數位相機回奶奶家,想拍些記憶裡屬於兒童時代的景物,特別是那兩座水泥廠的塔樓。我早就習慣了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在水泥廠旁住了那麼久。

 

  奶奶家在一條小溪的轉彎處。靠上游的地方窄小,在我小的時候,還保持天然的河床,雖然水早已污濁,偶爾還是可以見到一些小魚蝦在河裡游著。我們都叫這段河道「小河」。小河雖小,也是會氾濫的,夏天大雨來時溪水暴漲,總會沖毀河上的便橋,渾濁的水夾帶著垃圾逼近低矮的磚造堤防,總是讓我很害怕。記得有一次,下了好幾天的雨,溪水溢了出來,附近全都淹水了,媽媽爸爸那天要從台北來看我們,那台破舊的二手車早在高速公路就拋錨了,爸媽到的時候還得涉水走進奶奶家,真是很辛苦。下游處,河道早已被水泥包覆,平時只有中間一道小溝渠有水,因為河道很寬我們叫他「大河」。大河河岸的水泥擋土牆被附近人家鑿出一個個用以汲取地下水的小孔,流出的水很清澈,人們用石塊、水泥築成一個個的小池子,這裡就是天然的洗衣場。每當傍晚時分,附近的阿婆、媽媽,全都帶著家裡待洗的衣物到這邊來洗,是大河一整天最熱鬧的時刻,像我們這樣的小孩子,當然聽不懂大人們談論的八卦是非。我們在水泥河床上探險,攀著擋土牆上鑲著的鵝卵石爬上爬下,以為自己就是探險家。奶奶家附近還有一塊用來棄置工程廢木料的空地,那邊總是堆得滿滿的木板,我們小心翼翼的避開木材上的鐵釘,移動這些木板,直到有個像樣的秘密基地出現,每當無聊時,我總愛跑到這些秘密基地裡,看看天空,發發呆,有時就這樣晃了一個下午。因為總是有新的廢木材會丟棄在這,秘密基地一直都不是永久的,大概每隔幾個星期就不見蹤影,可是我們還是會找到新的基地,也許會更大、更好。

 

  生命中最初的幾個年頭就在這不甚繁榮的小鎮裡度過。小孩子的世界很小,生活全在附近這三條巷子裡,去竹東的中央市場、書店都像是出遠門一樣,要是哪天要去新竹市區更是不得了的大事情。隨著年紀漸長,漸漸的也很少回奶奶家了,最近幾年,更是只有過年回去個一兩天,竹東對我來說也越來越陌生,那些以往生活的場景似乎也變小了,曾經玩鬧的的巷子、小河、大河,都像是縮小的迷你版模型,世界寬廣多了,以前生活的全部變得只是一點小小的回憶。

  坐在爸爸的車上往奶奶家前進,經過水泥廠時我楞了一下,那兩座塔已經不見了,水泥廠幾年前就已停工,不過廢棄的廠房一直沒拆,怎麼那兩座塔樓先拆掉了?我最想拍的東西已經不存在,讓我有點心灰意冷。以前那條小河,也被水泥覆蓋了,河對岸被填的高高的,蓋起了密密麻麻的房子,以往可以看到遠方的水泥廠,現在只看得見別人家的後陽台。河上的便橋還在,只是根本也到不了任何地方。我沒有把這些景象拍下來,我看不出這些陌生的場景和我的過去有任何的關連,我記憶裡的那些景象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只會存在於我的腦海裡吧。就像巷口的雜貨店被竹東高中前的7-11取代了一樣,改變本身的好或壞是很難說的,而鄉愁也無法阻止我們往更遠的地方走去。

Wednesday, January 21, 2004

封裝的回憶

  小時候,家裡書房的櫃子裡堆滿了爸媽大學時代以來的雜物:一堆看不懂的原文書、他們年輕時的照片、從花蓮帶回來刻有一些八股佳句的大理石紀念品,還有一個很漂亮的金黃色紙盒子。這個紙盒子一直都吸引著我的注意,但我沒有打開它,總覺得裡面放著些什麼可怕的東西,因為它和其他散亂的物品是這樣的不同,一直停駐在櫃子的角落,靜靜地,像是不希望有人打擾。

  隨著我們兄妹兩人慢慢的成長,書房裡的雜物越來越多,那些櫃子滿到再也塞不下任何東西。媽媽決定要把沒有保存必要的東西扔了,那天剛好爸爸不在家裡,我們兩個小朋友就在旁邊幫忙。沒想到,這櫃子還藏了不少的回憶,我看到了媽媽國中時期帶著黑框大眼鏡的照片,聽她說著當時他的爺爺是多麼的愛他;有我國小二年級因為懶惰用釘書真代替針線「釘」的香包;爸媽的結婚照片等等,然後是那個神秘的盒子。媽媽打開了它,像是發現了過去遺失的記憶片段,裡面有一張隨手畫的漫畫、幾封信、還有一個顯然不是我爸的男人的相片。原來那是曾經追求過我媽的學弟,他似乎很會畫畫、外省人(在現在這個強調族群融合的年代,凸顯這個曾經是個阻礙的問題似乎已有點好笑),他們沒有繼續下去,如果有,我也不會是現在的我,也許我根本不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像是進行某種懷舊儀式後,媽媽在陽台把那盒子裡的東西燒了,當時我年紀還小,沒辦法體會為何要用這種方法對待過去自己的一部份。甚至當我漸漸年長,經歷了幾段感情生活後,我也沒辦法做出一樣的事。過去對我而言是那樣的重要,我的櫃子裡永遠塞滿了過去的東西,電影票根也好,長途車票也好,只要是隨手留下的東西,我都認為它有保存的價值。

  我瞭解那種經過不愉快的決裂過程後,急於想和過去劃分界線的感受,像是換電話號碼,把所有關於他的東西清除。其實我們明白,就算電話號碼不換那個心裡在意的人也不見得會打來,做這些事其實是為了自己,讓自己死心。一直以來,這不是我的作風,所以我似乎總是和過去的感情牽扯不斷,用我自己有些幼稚的態度去面對過去的種種。然而,是否只有忘了過去,我們才能真正的重新開始?在能夠心平氣和的面對過去不快的經驗之前,或許這才是唯一的出路。

<再度覺得我在某人心中連朋友都談不上之後,想起了媽媽的那個盒子,Alain笑我每次講不要再和某某某聯絡都撐不過一個月。可是,如果我總是這樣不堪,和他聯絡也只是自取其辱罷了。>

Tuesday, January 13, 2004

Keith Haring

  很久沒在這增加點什麼內容,從上次寫完娜莉颱風那篇之後,過了一個不怎麼特別的聖誕節;開著車在宜蘭的公路上度過2003年的最後一刻;把NB換了,弄了台便宜好用的PC(因為我那兩年前的舊NB外接的東西比內建的還多,唉。),所以,如果從這篇開始,圖片的顏色和大小和以往不太相同,代表我的螢幕已經變大不少啦!

  這幅Keith Haring的畫是在IKEA買的。我得說IKEA真的很會佈置他們的賣場,每個樣品屋(我想不出更好的字:~),都美得讓人想搬進去。不但如此,他們還鼓勵我們去坐去躺,讓我們沈醉在美好的想像世界裡,最後掏錢購買商品。然而,往往在DIY的痛苦過程,或是睡在一張搖搖晃晃的床上時,才發現幻想和實際是有差的。最近Alain和Daniel都在重新佈置房間,那天和他們逛IKEA,見到這幅畫,實在很心動,考慮半天還是買了。放在房間裡,效果還蠻好的,不過床旁邊那兩個上次從IKEA抱回家的超大抱枕就顯得有點多餘,大概也只剩布景的作用。其實,從搬到這邊的第一天就覺得床後那面牆太空曠,過了好幾年總算擺了點東西上去。房間掛個Keith Haring的畫似乎也蠻queer的,不過我可不敢掛他那些限制級的畫作!至於會不會因為IKEA賣了他的畫,導致一堆人都掛一樣的東西?就別想太多了吧:)

網頁連結 : Keith Haring  IKEA TAIWAN

Jan. 18 , 2004
  雖然上次買這幅畫時就已經預期到它會賣得很好,昨天去IKEA還是蠻驚訝的:竟然在短短幾天內賣到只剩下一半。而且就在同時,又有人買了它,這下真的一堆人家裡都掛一樣的畫了!巧的是,昨天逛完IKEA後去Funky跳舞,竟然遇到今天買這幅畫的人,想不到大家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如此的相似。當一個強調個人特色的時代,當我們自以為與眾不同,有多少時刻,我們其實是被媒體、廣告牽著走?追求的只是那自以為是的象徵罷了。